社工人才

首页 > 档案园地 > 兰台珍档 > 清末民国时期汕头的城市建设和商业贸易

清末民国时期汕头的城市建设和商业贸易

发表时间:2017-08-31新闻来源:浏览:4802
汕头因港而兴,因贸而盛,有“百载商埠”之称。早在1858年,恩格斯就称汕头为“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足见汕头当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全球的一定影响力。(1858年11月18日,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称:“由于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使广州的一部分贸易转移到了上海。其他的口岸差不多都没有什么贸易,而汕头这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又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

一、开埠前后的市区雏形

汕头开埠前,因港口繁荣而带动商业贸易日趋活跃。先在老妈宫前一带形成临海集市,后沿老妈宫向西的海岸发展。至清嘉庆年间,逐渐建起了柴米药材和修船等行档,并形成了行街、顺昌街等相对稳定、集中的商业区,共有店居200余间,即俗称的“闹市”。“闹市”虽属自由聚集,自发建设的市集雏形,但道路的横直相交,内外沟通,水陆连接,已形成以集中、通畅为主要特征的方格式格局,且有着行业相聚、行商坐贾有别的、商居有分的功能分区雏形。那时,“闹市”范围东至今民族路,西至今同平路,南至行街,北至今福平路。至清咸丰八年(1858),商贸区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发展为店居混杂,原“闹市”逐渐退化成为市区腹地,故称为“老市”。此时的汕头市区已经初步具备商住区分的城市雏形。

汕头于1860年1月1日正式开埠,随后世界列强纷沓而至,不仅带来了开放的思想和观念,而且大量资金、信息和技术汹涌而至,为汕头的城市建设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开放思潮和崭新理念。此时所兴建的洋行、教堂、医院、学校等建筑明显具有西洋特色。他们都是以占据海岸一带为生活区,那时汕头老的商业区大多处于西北部靠韩江、榕江的一隅。新兴起的出口商行,则多处于靠海岸、接韩江的西南部。这一时期,市区迅速向西南海岸延伸扩大,逐渐形成“四安一镇邦”(怀安街、怡安街、万安街、棉安街和镇邦街)和“四永一升平”(永兴路、永泰路、永和路、永安路和升平路)的商业街道和商业格局。加上清同治十二年(1873)开凿的迴澜新溪和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1904-1908)建成的潮汕铁路,有如两大动脉沟通汕头与内地的河运、陆运。特别是随着中国最早的第一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的通车,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安,全长42公里,是汕头交通历史的一件大事。此后,汕头经过1860年开埠至1911年民国成立51年间商贸海运的发展,逐渐成为潮汕、兴梅以及赣南、闽南进出口吐纳中心港口。

二、清末民国时期的市区建设

民国初年,随着市区的扩大,建设布局和交通路网的发展,货流量剧增,工商业得以快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能够呈现出百业兴旺局面,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繁荣鼎盛局面,成为岭南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商业城市,深究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规划建设的前瞻性,以及随之商业的活跃,吸引了周边等地民众的大量涌入,而在海外发展较好的华侨返乡投资寻找商机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得益于这一时期汕头基础设施的较早较快发展,在多个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1914年由澄海籍巨商高绳之创办的庵埠水厂正式供水,汕头自来水公司正式营业,市区居民用上了自来水,是全国第九个拥有自来水的城市,省内仅晚于广州。1918年建设的汕樟轻便铁路,至1923年全线完工,乘客和货物均可从汕头运输到澄海县城,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了。1922年修建了汕樟公路。1923年修建广汕公路。嗣后,又修建了潮揭、兴揭、揭普、潮普等多条公路,构建了完整商业交通网。1929年汕头崎碌尾民航飞机场完工启用,同年汕头电报局开始营业。1932年由汕头市政府与美商中国电气公司合作的公立自动电话公司成功营业,全市用上自动电话,是全国第九个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的城市。1933年广汕无线电台开通,汕头民航机场通航,先为中转站,后可通航上海、曼谷等地,海陆空交通运输网、邮电通信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汕头商贸的繁荣鼎盛。至20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广州、青岛,位居全国第七位。港口年吞吐量最高达675万吨,仅次于上海、广州,位居全国第三位。据《民国海关统计年鉴》有关书籍记载,民国25年,三港分别占全国的吞吐量百分比为:上海35.83% 广州12.28% 汕头8.82%。汕头对外贸易也快速发展,20世纪20至30年代,怡和、太古、渣华、华暹、民生等10多家轮船公司和招商局先后在汕头设立机构。汕头成为五岭以南第二大繁荣的城市。1925年,民国汕头市第3任市长肖冠英在其所著《六十年来之岭东纪略》一书中这样介绍汕头:“夫汕头一埠,据海关报告,每岁贸易额六七千万两,为潮梅各属及闽赣边县之门户。凡此等地方外出南洋群岛及东南亚细亚之移民、与夫对外贸易,悉由此经过。故其商业经济影响所及范围甚大……为全岭东之总汇,潮梅商业之中枢。”1948年,民国汕头第31任市长李国俊在《今日的汕头》也作这样描述:“汕头市工商荟萃,华洋杂处,为南中国第二大商埠,亦为岭东潮梅各属以至闽赣吐纳口岸。侨胞出入往来,均以此为孔道。故其环境与地位,实与一般县份有别……港澳两地,海通八达,商业发达,经济与汕头之关系,较诸其他地方,犹见重大。”由此可见当时汕头在华南乃至东南亚、港澳一带的重要地位。

其次,汕头的商业繁荣得益于当时对老城区的重新规划改造。遭受1918年潮汕大地震和1922年“八·二”飓风灾后,汕头老市的平房旧房倒塌无数,急需进行恢复重建,重新规划改建的倡议应运而生。1921年,汕头与澄海县分治,成立汕头市政厅。1922年,汕头市政厅开始着手改造市区,借鉴世界先进发达城市的建设经验,以近代城市设计理念对市区进行整体规划改造,编制了“市政改造计划书”,同时颁布关于取缔市区违章建筑的暂行章程,制定违章建筑物的处罚标准。1923年,汕头市政厅将编制好的市政改造计划上报审批,因政局原因未予批准实行。1926年,鉴于当时汕头自身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两次特大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后遗症,汕头市长范其务在1923年起草的市政改造计划基础上,对旧的汕头市区计划图进行重新修订,起草了《汕头市市政厅改造市区工务计划书》,再次报呈广东省政府。在获得省政府会议的批准后,正式向社会公布实行。20世纪30年代是汕头埠建设的黄金期,市政厅出版《汕头市政公报》,及时向市民公布市政建设情况。

三、科学合理的市区布局

其时的汕头市区范围很小,面积仅有6.38平方公里,管辖汕头埠、崎碌、礐石等几个行政区。当时汕头市政厅提出“最关紧要,宜积极急进者,莫如扩张区域,以广容纳”着手,将邻郊部分乡镇划入市区,扩大城市格局;同时加紧进行筑堤和浚疏河道,将新填滩涂作为市政建设用地。市政厅认为市区的改扩建,重点在于合理规划,划出不同功能区,划分出行政、工、商、居住、游乐等功能分区。 将韩江下游西北部的旧火车站、回澜桥等地划为工业用地;将新开的商埠和沿海新填海区域划为商业用地;将市区东北部划为住宅用地,并新修筑一条连通中山路与新马路的道路,即后来的民族路;将市区中心交通便利区域即月眉坞以东、华坞以西划为行政用地;将隔海相望的礐石山划为行乐用地,另外在月眉坞修建中山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当时汕头老市区规划改建用地共620848.8平方丈,其中商业区规划用地505701.4平方丈,约占了80%,余下的20%规划为其他功能区用地,可见当时商业在汕头市经济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市区规划建设以法国巴黎街区为蓝本,以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呈扇状放射扩张出升平、安平、国平等多条道路,居平、永平、商平等道路环形连接的城市路网格局。这样的街区景观,当时是世界少有、国内独一无二的商业区规划建筑。街区条条街道通码头,既方便上货、下货,又宜行宜商。街道两侧商铺为中西合璧骑楼,前是商铺,后是仓储,楼上住人,美观实用,具有独特的汕头商埠风格。至1938年,《计划书》中提出的道路和用地布局基本实现,形成了东起外马路尾,北至乌桥,西、南至海边,面积约3.3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以这一市政改造为蓝本的城市建设布局一直延续到汕头新中国成立前。

20世纪60年代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

这种规划建设布局完全是按汕头商埠城市发展和商业需求形成的。经市政府规划改建后的汕头新商业区,老市焕发新颜,充满着无限商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随后,有汕头埠四大百货公司之称的南生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广发公司相继聚集小公园商业区营业。汕头小公园一带的新商业街区由此成了当时商业黄金旺地和豪华时髦的象征,成为汕头的城市标志。经成功规划改建后的新商业区,快速推进了汕头的近代城市化进程,汕头逐步形成了与自然地形巧妙结合,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和连续统一的骑楼建筑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商业区格局,可谓近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的一个成功范例。由此促进了汕头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城市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四、奠定繁荣鼎盛局面

20世纪30年代汕头通过成功实施城市规划,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及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重心放在发展工商业上,通过改良城市规划格局来促进都市经济繁荣成为必然。二是当时汕头政局相对稳定,政府主张兴办实业,发展工商业,鼓励华侨投资,使得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巨额侨资回流参与城市建设,成为汕头近代化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三是市政厅超前的预见力、行之有效的控制力和市场驱动力,使得城市道路拆迁和骑楼街区建设能够全面铺开进行。当时的市政建设可以说是精雕细琢,市政厅本着“为谋永久之公共利益起见”的宗旨,对下水道的敷设、排水系统的设计、照明设施等,考虑都十分周密,进行统一设计建设,甚至连路面宽度、斜度、建筑材料、表面花纹、转弯处弧度、行树道间隔都十分讲究,制定出一系列标准,力求整齐美观划一。不仅有供车马行驶的道路,还设置步道,供行人使用,道路两旁种植落叶木,环境非常优美。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汕头通过对城市商业区格局的成功规划,促进了当时汕头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汕头商业繁荣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及辐射力,在1921年时任惠潮梅军务督办署职员马育航所著的《民国十年变——汕头近况之一斑》一书中可以看到大量介绍,如据书中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中英美日法荷葡等八国轮船进口共153只,总计吨数194829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绘制的汕头地图上,西堤西南部有一个航空站,旁边的水面可以停歇飞机(水上飞机)。由西往东的海岸线,依次有揭阳码头、潮阳码头、怡和码头和太古码头、招商码头、海关码头等。当年的港口繁忙,进出口货场货如轮转,源源不断。西堤,成为小公园之外的老汕头最为繁荣的另一地方。

1928年出版的《新汕头》记载:“汕头在咸丰年间,尚不过为韩江下游之一荒僻渔村,然至今日,人口集中,已逾十五万。每年出入贸易,约达一万万元,出入船舶约达三千八百余艘,五百二十余万吨,扬子江口以南,除广州一埠外,盖无有能出其右者。”汕头商业的繁荣和优越的口岸商埠条件,引起了外国人特别是同处东亚的日本人的重视关注。日本对汕头这一良港早就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一直在收集情报,为侵略做准备,认为占领汕头就能够切断东南亚对中国内地的物资供给通道。日本对汕头商埠的研究可谓细致入微,日本昭和十年(1935年)1月10日出版发行的日本高中二年《地理科》课本中专门介绍了汕头港,并插入一张《汕头商业圈图》。该图详细描述了汕头的商业圈情况。图中显示汕头的商业影响遍及粤、闽、赣边广大地区,商业圈影响范围包括潮州十属:潮安、潮阳、揭阳、澄海、普宁、饶平、大埔、惠来、丰顺、南澳。梅州五属:梅县、兴宁、平远、蕉岭、五华。福建汀州八属: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归化、永定。江西赣州四属、宁都三属:雩都、兴国、会昌、长宁、宁都、瑞金、石城。面积共约二十万余方里。人口:大县如潮安、潮阳等每县有七八十万人;中县如梅县、普宁等每县有四五十万人;小县如蕉岭、清流等每县有二三十万人(南澳四万此为特别者);加上海陆丰一半受到汕头商业辐射,合计30县1500万人。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汕头的商业贸易在内的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清末民国时期成为汕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黄金时期,且因具有无与比拟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商业辐射力,汕头因而成为近代粤东、赣南、闽西南无可争议的区域中心城市,岭南第二大商都。(作者:黄浩瀚 作者单位:汕头市档案局馆)